對于裝修來說,除了專職人員,相信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個不太熟悉的領域,哪怕是現在網上隨手就可以找到很多關于裝修的資料,大家對裝修還是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昨天小編就加了一個一起學習文案的小夥伴,他說自家房子要裝修了,自家也看了很多的裝修資料,在某書上也收藏了很多的裝修案例,可是自己還是有點沒有頭緒。聽說我是做裝修設計的,加我個微信,希望我能給他分享一些裝修的乾貨,讓他心裡能有點譜。
不是自誇啊,裝修乾貨找小編就對了,在裝修行業摸爬滾打七八年,不說把裝修行業摸透,但關于裝修的那些事基本還是門兒清的。
今天就跟大家盤點4個最近風很大的裝修設計,這4個設計本身是非常的優秀的,只是如果沒有從自家的實際需求出發,盲目跟風,就很容易翻車。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文字很長,但真的很乾貨,希望朋友們能認真讀完,相信會給你帶去一些的裝修幫助。
1、沒有考慮密封性,穀倉門哪都裝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穀倉門就特別的火,網上有大把的家居博主都在對穀倉門大吹特吹,仿佛你家裝修不裝一個穀倉門,都會顯得你out了。單從顏值上來說,穀倉門的顏值沒得說,那絕對是門中的顏值巔峰,但你們真的瞭解穀倉門嗎?裝修的目的不僅僅是好看,還要考慮實用性。
穀倉門顧名思義,它的起源是歐美國家在農場穀倉常用的一種吊軌移門,後來被應用到家裝設計項目當中。
眾多博主都是側重穀倉門的顏值,為其瘋狂地打call。至于穀倉門的缺點,他們才不告訴你,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穀倉門的缺點:第一個缺點是密封性不好,穀倉門安裝後,與牆壁之間有縫隙,所以隔音效果和密封效果並不好,一般不建議當臥室門使用,會影響睡眠。
也不建議廚房和衛生間使用,廚房炒菜油煙大,油煙會從門縫往外跑,門就擋了個寂寞。
衛生間的問題,小編覺得倒不是味兒的事,現在的衛生間都打理得很乾淨,同樣是漏氣兒的問題,冬天洗個熱水澡,滿衛生間的水汽,又從門縫兒往外冒,場面有點搞笑啊。當然你要不介意它漏氣兒的問題,衛生間可以裝穀倉門。
像衣帽間,如果衣帽間內的櫃子都是有櫃門的,不擔心灰塵問題,穀倉門可以裝,如果是開放式的衣櫃,還是別裝穀倉門,它不僅漏氣兒,它還漏灰。
書房之類的就可以隨意發揮了,只要對靜音沒太大要求的書房,就把美美的穀倉門裝上吧。
第二個缺點是比較考驗牆面的承重能力,穀倉門是一種吊軌移門,它完全靠牆面上邊的吊軌承受整個門的重量,所以固定吊軌的牆面要能夠承重,一般不建議石膏板或者輕質牆安裝穀倉門。
小編總結一下,穀倉門的裝飾效果是非常好的,但並不是只要有個門洞就把穀倉門裝上,還是要先從空間的需求考慮,再結合穀倉門的優缺點再決定。
2、沒有考慮細節,盲目跟風打通客廳與陽臺
小編每天要看大量的裝修案例,發現現在有一個風很大的現象,那就是房子但凡帶有陽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都是先封窗再敲牆,把陽臺打通。光從空間的延伸感上來說,把陽臺和客廳中間的牆面敲掉,將兩個空間合併,肯定是視覺效果更好。但是裝修真的不能只考慮視覺效果,還要考慮功能性。
惦記把陽臺納入客餐廳使用的,一般房子都不是特別的大,都是想著把每一平米的房屋面積都能多加利用,而往往這樣的戶型就只有一個陽臺。陽臺最主要的功能還是要滿足晾衣功能的,不管科技如何的進步,晾衣服這件事情,真的還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哪怕你有烘乾機,貼身衣物、襪子的,總要找個地方涼涼。如果只是一味地考慮視覺上的空間效果,而忽略了晾衣服的功能,日常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
當然也有一些設計來彌補這些問題,比如在陽臺做吊頂,把升降的晾衣杆藏在吊頂裡面。這樣的設計在晾衣杆不用的時候,問題倒是不大。
但凡晾衣杆需要使用,但凡家裡人比較多,或者有特別調皮的孩子,就是需要晾曬比較多的家庭,唯一的一個陽臺上每天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衣物、被子,這些東西就這麼赤條條地出現在客廳視野裡,體驗感不要太糟糕,家裡像不像個難民營?
小編家裡就有一個熊孩子,一不小心,一天就是穿幾身衣服那種,像現在冬天,晾衣杆天天掛滿,根本停不下來。
所以打通陽臺的設計,還是不能隨意發揮,要綜合很多的因素考慮。比如房屋自身的分佈,是否還有其他的陽臺來承擔晾曬衣服的任務。也要考慮入住的人員分佈,常住人口多不多,衣服、被子晾曬的需求大不大。還要考慮家裡主要使用人口的生活習慣,像我婆婆就非要手洗那種,不管是洗衣機還是烘乾機,給她準備再多機器都沒有用,她只喜歡手洗然後掛滿一根一根的杆子。
如果只有一個陽臺,平時晾曬的需求比較大,小編還是建議不要把陽臺打通,選個好看一些的門把陽臺獨立出來,也算是很不錯的設計,門內加上漂亮的窗簾,陽臺上掛滿,裡面窗簾一拉,啥也看不見了,只有美美的窗簾。
3、沒有考慮適合性,看著下沉式玄關特別就跟
下沉式玄關,又叫落塵區、式台,和地面相比,玄關相對下沉,稍微瞭解日本裝修的人都知道,下沉式玄關是日本房子的特色,在動漫和日劇中能經常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蠟筆小新,小新家就是這樣的設計,進門就是一個下沉玄關。
現在很多家居博主都在猛誇這個下沉玄關,並且有不少的裝修博主表示自己已經將下沉玄關運用上了,入住感受特別好。並且給予了下沉玄關很高的評價:比如讓室外的塵土不進入客廳,減少家務量;在視覺上分區,進門更有儀式感……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習慣!
這些優點,在日本本地應該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不然也不會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後,還被保留至今。但是這裡是中國,我們一直以來根本沒有入門幾步就上榻的習慣,哪怕是在北方的農村,不也是進屋走一段才上炕嗎?
如果大部分人的行為習慣都不同,就你家裝了個下沉玄關,進門就是個臺階,年輕的自己還好,可能多幾次就記得了自家的與眾不同。別人去你家,進門多半得行個特有誠意的禮,趴地上那種。如果是有老人和小孩住一起,小孩是平地可能都能摔個四仰八叉的,人為的在家裡搞個臺階,更是增加的小孩摔跤的機率。老人對于爬坡上梯的事也是很不樂意的,一不小心摔一跤,可能就骨折了。
所以還是不建議做下沉式玄關,這與我們中國人的行為習慣不符,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4、沒有考慮後期打理,只看馬賽克瓷磚的顏值
馬賽克,相信朋友們都不陌生吧?也相信大家選擇貼馬賽克都是被它的顏值所折服!單從顏值上來講,它和穀倉門一樣都是顏值巔峰,但從拼貼的難度和後期的維護上來說,它就真的不太友好了。
小編記得第一次給客戶家貼馬賽克的時候,那時候剛從設計助理轉設計師,經驗不是很足,又很想表現下自己的設計水準,就給客戶設計了一馬賽克的波打線,那是我第一次獨立的和馬賽克打交道。可能因為自己也是個新人吧,工長給安排的貼磚師傅水準也很一般,那個馬賽克被貼得歪歪斜斜、凹凹凸凸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自己去現場都看不過去,還提啥給業主看?
後期只有回饋給公司,重新派擅長貼馬賽克的貼磚師傅去收拾爛攤子。師傅過去也是一邊抱怨最不喜歡幹收攤子的活,一邊幹活。本來貼馬賽克就特別的費勁,現在他還要把之前貼廢地敲了重貼,一直念叨著要給他加點人工費上去。師傅還說貼馬賽克之前,為了保證馬賽克的平整度,地面的話最好在底部拿廢磚打個底,平底上再貼馬賽克,牆面的話,要先把牆面找平再貼。貼馬賽克的時候要認真對齊,特別是大面積的馬賽克,一定要耐心對齊,慢慢貼,不能急,一天貼不了多少,催也沒用。首先是慢,其次還要自身技術過硬才能貼好。這樣算下來,貼馬賽克,不管是人工,還是材料都很貴,從性價比上來說,真的毫無性價比可言。
關于後期的打理,馬賽克那麼小的顆粒,它的縫比普通的瓷磚多的多,如果做了美縫不會發霉發黑還好,但凡是會變色變霉的縫,時間久了就算不上啥美感了。哪怕是做美縫,那麼多的縫,也不是普通的美縫價格,而且技術難度還是遠遠大于普通瓷磚的。
馬賽克這玩意兒,只要不是追求藝術效果,能不做就不做吧,不僅造價昂貴,後期可能還不好打理。
總結:不管網上的風有多大,只有適合自家的設計才是好設計,大家要認真衡量,切忌盲目跟風,不然吃虧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