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家電的時候,很多人說家電因為是耐用品,所以一定得買質量好的。而在大家的觀念裡,「質量好=價格高」。所以選購的時候,都會往貴裡買。似乎大家判斷家電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就是「價格」。
實際上,國內的有些家電,貴,並不代表質量,其實更多的是被稱為「品牌溢價」的廣告費。而且入住之後就會知道,在選擇家電的原則上,並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越實用越好。
比如家庭中常用到的這4件家電,日子過久了就會發現,普通款反而更實用。
1、淨水器
到現在這個年代,依舊有人說淨水器是智商稅,其實就有點落後了。淨水器本身並不是智商稅,而且它確實可以讓我們的居家飲水更加安全。畢竟城市自來水裡面的雜質、細菌多到無法想象。
但是那些昂貴的高端淨水器,是智商稅無疑的。因為不管是多麼高端的淨水器,不外乎都是靠過濾膜來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而不管是超濾膜還是RO反滲透膜,本身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舉個例子,只要有了過濾膜,外殼是個塑膠袋一樣能夠過濾雜質和細菌。所以外表光鮮的高端淨水器,其成本更多的則是廠家的廣告費。
在選購淨水器的時候,只需要記住它的過濾膜是超濾膜還是RO反滲透膜就足夠了,不用買什麼帶有花裡胡哨功能的高端品牌。其中RO反滲透膜過濾精度為0.0001微米(出純水),超濾膜過濾精度為 0.01-0.1微米(保留礦物質和部分重金屬),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2、電視機
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高端的電視機與普通電視機相比,區別最大的就是畫質和流暢度。但是在現在這個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是抱著一部手機。而且在電視上能夠看到的,手機都能夠實現,而且是隨時實現。
這也是很多人第二次置辦家電的時候,選擇普通電視機,甚至不安裝電視機的原因。畢竟一年下來根本看不了幾次。即使是父母輩的人,頂多看個新聞和天氣預報。再或者就是像春節元宵這樣的節日看個節目。其他時間電視都處于閒置狀態。
因為很實在的建議,如果置辦電視機,沒必要投入太多買個上萬元的款式。只要滿足LED、4K、記憶體2G以上、尺寸55寸以上、可以投屏就足夠了。什麼杜比音效、曲面屏以及運動補償等等,都沒必要考慮。正如網友所說,「都已經不看了,還追求那麼多功能幹嘛」。
3、油煙機
選購油煙機,只需要看看這幾點就足夠了:噪音、風量、風壓、頂吸還是側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市場上的油煙機,無論是兩三千元的型號,還是兩三百元的型號,其核心技術相差並不大,而且都能夠達到抽油煙的基本需求。畢竟油煙機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電機加一個外殼。
放眼市場,價格昂貴的油煙機與普通的油煙機,其區別最大的地方是外觀材質以及一些智慧的功能上。實際上內部的電機只要不是進口的,都差不多。另外還有一些油煙機聲稱免清洗,實際上功能也是雞肋。
所以相比之下,與其花數千元買個油煙機,不如買個千元以內的款式,用上一兩年直接換新就行,根本不會不捨得。而數千元的油煙機髒了還得找專人清洗,又是一筆錢。前段時間網友算的一筆賬就道出了選擇油煙機的真諦,「我買300元的油煙機,髒了根本不用管,第二年直接換新的,10年換10個才3000元。話說回來,3000元的油煙機能用10年嗎?還得清洗又是成本還麻煩」!
4、冰箱
現在冰箱行業的技術已經非常完善且成熟,所以即使是大品牌的冰箱,也能夠買到極具性價比的型號。而在冰箱的選購上,仍然有不少人選擇八九千甚至上萬元的高端冰箱,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值得的投入。
冰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冷藏和冷凍。而兩三千元的冰箱,其變頻、風冷、低能耗以及大容量這些功能都能夠滿足。反觀那些高端冰箱,無非就是多了一些噱頭,比如帶有螢幕的智慧冰箱、帶有碎冰機的冰箱以及擁有多麼豪華的外觀和外殼等等。
所以建議大家,入手冰箱的時候,只要滿足容量大、噪音小、變頻風冷以及能耗低這幾點就足夠了。而能夠滿足這些功能需求的冰箱,市場價格普遍在兩三千元。不僅省錢,而且實用性也很強。
總結:
在家電市場,現在科技發展迅速,低價的產品未必差。就好比波輪洗衣機,儘管是過去時代的產物,但是到今天依舊沒有被淘汰,不僅經濟而且實用。所以在置辦家電的時候,最明智的做法是以實用性為原則去選購,而不是越貴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