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時候由於沒有經驗,看到一些好看的家居美圖,就想著照搬下來,然而等實際入住後卻發現,這些只圖一時新鮮痛快的決定直接成了我家最後悔的地方,雖然看著高大上,可日子過久了會發現,很多問題接踵而來,比如打理衛生麻煩,以及錢花了還不實用等等,到最後只能是吃啞巴虧。
所以為避免大家少走彎路,這裡曬出我家最後悔的幾個裝修細節,希望大家切忌忙碌跟風,否則就有可能像我家一樣: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櫥櫃不做抽屜
老實講,這個是我家最為後悔的地方之一,無關家務清潔,但有關使用體驗。
那就是,廚房地櫃只裝普通平開門的對開門櫃子,沒裝拉籃和抽屜,導致每次拿取東西時,都需要彎腰探頭,時間久了雙腿容易發麻,感覺特別累。
反觀抽屜和拉籃,一經拉出,所有的物品一目了然,此時我們只需彎腰一拿,使用將變得超級順心。
02L型卡座
餐廳卡座,兼顧美觀性和儲物功能,利用了角落處空間,被很多人喜愛。然而有不少人覺得卡座越多越好,我就是跟風裝了L型卡座,看著高大上,實際用起來很雞肋……
縮小視覺空間,讓餐廳看上去擁擠不通透。 同定制衣櫃一樣的造價,貴!但儲物功能遠不及衣櫃,而且取物麻煩。 即便搭配了靠墊、坐墊,坐感依然不舒適。
坐進去不好進出,讓人感覺到壓迫感,若不是來客人,平時家人都不坐。 打掃衛生難度加大,除了擦灰麻煩,腳丫踢來踢去也很容易弄髒或損壞。 很難和家裡的裝修風格搭配起來,顯得格格不入,沒多久就看膩了。 卡座的設計,導致餐桌必須放在角落處,燈具和餐桌不對位,用餐時,形成採光死角,也徒增房屋空間的設計難度。
(以上都是個人使用過後的真實感受,良心話)
如果你真的特別喜歡卡座, 「L型」的一定不要選,可折中,選擇 「一字型」的。
「一字型」卡座,不會影響房屋通透感,對比L型卡座,體積小了很多,即便存在打掃衛生的問題,負擔也不大。 (建議匹配以上這類戶型去設計)
若臨近玄關則更好,稍微延伸出來的一點卡座,也能兼顧換鞋凳的功能,一舉兩得。
03沒裝壁掛式馬桶
因為傳統的馬桶都是直接落地式的那種,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即馬桶底座與地磚的接縫處,因為使用的是玻璃膠粘連,導致極其容易受水漬影響而發霉變黑。
像壁掛式馬桶就好很多,不僅結構輕巧顏值高,而且底部懸空不留清潔死角,這樣打掃衛生真的超方便。當然,如果要裝的話注意兩點,一個是預留檢修口,另一個是選用品質好點的馬桶,不然出了問題就得鑿牆了。
說到這,有些人可能納悶,如果我裝的是普通馬桶,難道就只能忍受發霉帶來的清潔難題嗎?
肯定不是,有兩個方法,一是用瓷膠或者專用的防霉膠代替,二是家裡常備一款除霉啫喱,不僅能夠有效滲透霉菌內部進行殺菌的同時,還能抑菌從而大大降低霉菌復發的概率,更關鍵的是應用到家裡的各個死角空間都是可以的,甚至包括洗衣機和冰箱的矽膠圈。
04鋼化玻璃灶台
之所以選鋼化玻璃灶台,是因為看到多數人說這種材料好打理,所以就跟風添置了。殊不知所謂的「防爆鋼化玻璃」,也是會裂開的……
但是自打我家的鋼化玻璃灶台爆裂了之後…我管你鋼化玻璃抗爆幾級,以後我都不會再用了,因為都沒有不銹鋼灶台安全!
有人說不銹鋼灶台不好清理的,我倒也沒覺得有多難,因為養成「隨手清潔」的習慣很重要。
小助手建議:如果你愛乾淨,可以多囤一些 「廚房清潔濕巾」,每次飯後做廚房的整理收尾工作時,我會花3分鐘的時間,抽取一兩張清潔濕巾,隨手去擦拭灶台、油壓機、防濺牆、和櫥櫃檯面。
比抹布用起來方便多了,也乾淨多了。抹布每次用了之後要沖洗乾淨,然後還要曬乾,清潔力度也不夠。清潔濕巾自帶植物提取的去汙因數,擦拭物體的清潔力更強,用後不必洗,髒了直接丟棄即可。
材質是無紡布的,其實無紡布也分好壞。小助手用的這種是植物纖維的,丟棄後三個月可降解,不必擔心二次污染的問題。
05馬賽克瓷磚
當初在衛生間裝這個,主要還是覺得好看,可一旦施工我就後悔了,因為一個是考究設計師的審美水準,另一個是考驗師傅的工藝水準,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為大型車禍現場,而且鋪貼費巨貴,我家雖然倖免於難,但家務清潔真的最頭疼的問題,因為馬賽克瓷磚的縫隙特別多,加之石材長年累月收到水漬、油污的影響容易發霉變黑以及泛黃等各種問題。
後來請教朋友才找到了最方便省事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使用石材清潔劑,直接倒在污漬處浸泡三五分鐘,再用保鮮膜或塑膠袋覆蓋其上,防止蒸發,待幾個小時,或者十幾個小時充分滲透分解後,我們再用抹布那麼輕輕一擦,各種石材如大理石、石英石等等,上面的霉斑、污漬以及滲色問題都能解決。
06廚房盲目設高低台
最近兩年來,廚房地櫃刮起了一陣設計「高低台」的風。
高低台的設計通常 灶台段高度比水槽段高度低10公分左右,這種設計手法不會因為灶台高度讓炒菜時架著兩個胳膊酸,也不會因為凹陷的水槽洗菜時彎著腰。
於是乎,不少屋主就給自己定下了裝修標準「 廚房水槽檯面與灶台之間一定要設高低台」;然後好好的廚房就被整成「雞肋」。
比如上圖這位屋主家,因為廚房面積本來就不大,放完冰箱勉強裝下L型地櫃,經過高低台這麼一設計,切配時砧板只能跨在水槽上用,非常不方便;如果沒有高低台,可以橫跨L型轉角處放砧板,切配與洗菜互不干擾,使用起來就要方便很多了。
廚房的高低台在常規情況下雖然實用,但是不要盲目跟風, 需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家,適合的才是最實用的。
07床頭插座位置不合理
我家在第一套房子水電裝修定位時,師傅問床頭開關定多高,我說你常規情況下裝多高我家也裝多高;結果裝成了離地30公分高,導致入住後床頭櫃一直不敢靠床邊。
這種裝修手法遇上寬敞的臥室好像影響並不大,遇上緊湊的臥室想要充電真叫一個麻煩。
其實,無論從美觀還是實用的角度看問題,床頭插座與床頭開關應儘量靠床邊,高度控制在比床頭櫃高出15公分左右為宜;如上圖先開關再插座並列排列,視覺效果美觀,無論開燈還是手機通電都較為方便。
08跟風裝床頭壁燈的失誤
在過去,各種裝修工藝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床頭常規的閱讀燈是臺式閱讀燈;它的缺點是占空間,優點是方便移動。
最近10幾年來,人們裝修越來越追求「完美」,床頭閱讀燈也變得多種多樣,床頭壁燈、吊燈慢慢地流行了起來。
裝修第二套房子的時候也跟風裝了壁燈,看似線路隱形美觀又不占空間;實際只有親自使用體驗後才知道用在我家根本不實用。
柔哥有話說:
比如上面這8條,就是缺少主觀考慮「盲目跟風」的產物,房子入住後只能自己吃啞巴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