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的房子,居然能住下一家三口,不但不擠,還有豐富的儲物空間,她家絕對算得上是小戶型的『裝修教科書』。
本期要為大家分享的,是一套約16㎡的公寓改造案例,座標臺灣。房屋內部的情況不容樂觀,面臨著使用空間小、面寬窄、進深大、採光面單一等諸多問題,即使按簡易的功能進行佈局,也難以滿足三口之家的居住需求。
改造前
▲改造前實拍圖
整套房子最大的優勢,就是層高約4米,比常規的住宅高出了1米左右,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考慮到採光面比較單一,想要提升屋內的亮度,就需要多層次地增加一些輔助照明。
設計亮點
▲裝修平面圖
設計師根據屋主一家人的居住需求,結合戶型現狀,做出了如下重點改造設計:
①依託4米的層高優勢,在廚房和衛生間的上方隔出臥室。
②客廳上方做挑空處理,保留了整體的開闊感和採光率。
③照明採用無主燈設計,通過筒燈、壁燈和燈帶,來提升室內亮度。
▲裝修剖面示意圖
改造之後的房子,不僅空間利用率得到了提升,而且動線也變得更加合理。從入戶廚房到客廳,再通過樓梯抵達二樓臥室,生活動線一氣呵成。
▲生活動線示意圖
屋內的收納規劃,均採用了隱藏式設計,降低了櫃體帶來的擁擠感。部分牆面借助洞洞板,實現了垂直收納,大大提升了空間利用率。
▲裝修實拍圖
廚房
入戶玄關,也具有廚房的功能。設計師在入戶門的左側,定制了一組嵌入式窄鞋櫃,可滿足屋主一家人鞋屋收納的需求。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字型廚房,由于房子沒有配套天然氣,設計師便選擇用電磁爐代替煤氣灶,這樣也會更安全一些。
冰箱規劃在廚房的盡頭,也採用了嵌入式設計,並向前延伸出了電視櫃,確保了視覺上的統一性。
▲廚房實拍圖
客廳
客廳的電視背景牆,沒有做任何裝飾,看起來乾淨整潔。底部的電視櫃,是從冰箱櫃延伸出來的,並一直延續到沙發的後方,形成了一個U型櫃體,既能當辦公桌使用,也解決了家庭收納的問題。
▲客廳實拍圖
沙發緊挨兩邊的收納櫃擺放,側面靠著衛生間的輕牆體,尺寸剛剛好,三面不留一點縫隙。這張沙發的長度約2米,屬于矮腳款式,寬度比常規的沙發要長一些,展開後可以當床來使用。
▲客廳實拍圖
平時,屋主夫妻都有居家辦公的需求,他們可以坐在蒲團墊子上,把電視櫃當成書桌使用。沙發兩側的收納櫃,都是翻蓋式設計,裡面存放了一些家庭不常用的物件;原木色的櫃體搭配白色的電視櫃,提升了色彩層次感。
▲客廳實拍圖
樓梯
從客廳到二樓臥室,需要通過一個樓梯。不同于常規的鋼架樓梯設計,女主家的樓梯採用了 5mm 的鐵板,懸空[插·入]到牆體內,側面通過粗鋼絲做支撐,以免用久了產生傾斜,同時作為扶手使用。
▲樓梯實拍圖
樓梯鐵板上刷了一層白色的防腐漆,耐髒耐磨,視覺感輕盈大氣。 上方的吊頂安裝了軌道射燈,可滿足樓梯區域夜間照明的需求。
▲樓梯實拍圖
樓梯的側面牆,做了一整幅洞洞板,巧妙利用了牆面空間來實現垂直收納,搭配掛鉤可懸掛一些小物件,同時也能起到裝飾空間的作用。
▲樓梯實拍圖
臥室
臥室的高度約1.8米,底部採用了鋼結構樓板,質感更輕薄,但沒有現澆結構耐用。考慮到臥室的層高有限,為了減少壓抑感,臥室的天花板上並沒有安裝任何燈飾,照明主要通過側面牆的燈帶和壁燈來實現。
▲臥室實拍圖
臥室內沒有放床架,直接把床墊擺放在木地板上,壓縮了大量層高,減少了高度上帶來的擁擠感。空調掛機規劃在臥室的牆角上,緊靠三面牆安裝,存在感很低。
▲臥室實拍圖
設計師在臥室內規劃了兩處收納櫃:①床尾衣櫃:採用了按壓式平開門,白色的櫃門和牆面完美融合,裡面主要用來收納小件衣物和被褥;②側面衣櫃:床的側面是隱藏式大衣櫃,採用了移門設計,比較節省空間,主要用來收納大衣、外套和旅行箱等大件物品。
▲臥室實拍圖
床尾的櫃子側面,還延伸出一個小桌子,可搭配木椅使用,方便屋主看書、辦公。
▲臥室實拍圖
【本期總結】
回顧本案,整屋設計簡潔實用,空間利用率非常高。設計師合理地規劃了生活動線,將收納空間隱于無形,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