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習慣能讓你家保持整潔干凈,再也不是亂糟糟的,學會真的長常識

黄朔 2022/10/26 檢舉 我要評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明明自己很努力地在做家務,整理收納,但家里還是很容易亂成一片,想來想去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兒。

當你覺得大家可能都是這樣的時候,卻又突然看到別人家的屋子總是干干凈凈地,不禁陷入了自我否定中……

其實,想要讓家里長期保持干凈整潔,確實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你覺得仍有做得不好,卻又找不到問題在哪里的情況,我勸大家先看看下面這15個生活習慣,你都做到了哪些。

相信我,如果下面這15個習慣你都能做到并且保持的話,相信你的家能輕松保持整潔,不多說,我們這就開始。

一、用一個月時間嘗試改變習慣

我們或許因為懶、或許因為習慣使然,常常會讓家里的房間「自然而然」地亂起來,其實,這種看似無意識的行為,往往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當然,這種情況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我們也不用著急,調整好心態慢慢兒來,首先要保證家里即便有點亂,但也絕不能臟,這是個大前提,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

建議大家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刻意地去糾正習慣,多加注意——比如不亂丟亂放東西,從簡單的地方開始收拾打掃(比如掃掃地、疊疊被子),堅持過這一個月以后,你會發現自己生活習慣好了很多。

二、入門玄關的整理很重要

個人感覺,入門玄關的整理是重中之重,它不僅是你進入家中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是避免室內雜亂的第一道防火墻。

如果玄關雜亂的話,不僅會讓人心生煩悶之感,同時也會把這種雜亂的習慣帶入客廳,進而擾亂生活習慣,慢慢地讓整個家都亂起來。

所以,大家可別小看玄關的收納和整理,我的建議是一定要使其保持整潔,將手機、錢包、快遞等雜物收拾干凈,整齊歸位,盡量在進入家門時,讓視覺保持干凈、心情保持舒暢。

三、預留「臨時儲藏室」的空間

這個所謂的「儲藏室」,可以是一個雜物間,可以是柜子內的一處小區域,甚至可以僅僅是一個收納箱, 它的作用就是「緩沖」。

在生活過于繁忙的時候,將各種暫時沒有時間收納的東西放到里面,并設定好手機鬧鐘,提醒自己忙過這陣再去收納,這樣能有效避免把家里弄亂,進而避免讓自己慢慢養成壞習慣。

四、別把不必要的東西帶回家

簡單來說,就是一些比如超市宣傳單、街上發的廣告、小禮品之類的,這種沒有用的東西,盡量都不要往家里拿,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習慣呢?

總之,我以前就常常會隨手把它們拿回家,但久而久之,發現它們不僅沒有被扔掉,還占據了很多的收納空間,真的是得不償失,后來我就決定,這些東西決不能進家門。

五、收納方式需要注意

收納的時候,建議大家要麼不做,做就要做到有條理,有的時候,雖然仔仔細細地把各種生活雜物都塞到收納盒、箱子中,但家還是會顯得雜亂,這就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收納習慣。

實際上, 收納時候的分類整理、顏色搭配、大小搭配都很重要,無序的收納并不能為家中雜亂的狀態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這點可以說的有很多,網上也有很多攻略,礙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紹了。

六、老生常談的斷舍離很重要

老生常談的「斷舍離」三字,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若真想實現整潔有條理的收納,第一步永遠是先減少物品,不過這里面要說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我覺得簡單可以歸類成: 一個本應經常使用的東西長期閑置、一個本應實用的東西感到不便、一個本應喜歡的東西再也不去觸碰,以此類推,這類東西其實都應該被斷舍離掉了。

七、減少物品,簡單分區

其實,按照上面方法減少需要收納的物品后,只需要簡單進行分區,就可以輕松完成一整套的收納整理工作,你會發現,「物歸原處」的時候,真的輕松很多,不需要再去做額外的收納步驟。

舉個例子——比如本應滿滿的抽屜,原本雜物頗多,再分區也很難翻找到自己想要的,但精簡后,則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就是這麼個道理。

減少物品并簡單分區后,拿取、查找所收納的物品也變得更加方便,你甚至會有種生活效率提高的感覺。

八、減少家中顏色的數量

無論是家里的家具、裝飾、擺件、燈光照明,我建議大家都盡可能精簡其顏色的數量,盡可能營造出統一的感覺。

如果顏色數量很多的話,真的會立刻給人一種繁亂紛雜的感覺,雖 然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極簡風格,但即便在其他的風格設計中,減少顏色的數量,也是快速提升室內整潔感的「竅門兒」。

九、減輕家務負擔,簡化家務過程

之前也有很多朋友說,看網上那些家居博主、日本主婦太太的收納整理,真的是每天都做,勤不勤快不說,關鍵是平常我們普通人工作和生活那麼忙,哪兒有時間天天打理呢?

其實,想要讓家里保持整潔,除了勤快以外,減少自己的家務負擔、簡化家務過程也是很關鍵的。

比如,在家居設計上,如果不是特別需要的話,完全可以放棄地毯,減少地板清潔難度;又比如在生活上,我們可以借鑒很多人「小件換洗衣物」不疊,直接丟到收納籃里的方式,這類技巧還有很多。

而在硬件層面上,我們也可以借助掃地機器人,在家里沒人的時候打掃地面;借助烘干機,減少晾曬掛摘衣物的麻煩;借助洗碗機,減輕刷碗刷盤的負擔,當然這些就要根據自家的需求來選擇了。

再多說一句,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做到那麼極致的,為了拍照而生的收納整理,在自己感到舒適的范圍內,盡可能的把家收拾干凈整潔即可。

十、巧用各種收納物品,但別過度收納

有很多設計巧妙的收納盒、收納袋、衣架等一系列收納物品,我們也可以巧妙利用,比如墻面的收納隔板,衣柜內的錯位掛鉤,這些東西都能幫我們充分利用起縱向空間。

又如分類的收納盒、轉角收納架、縫隙收納架等等,可以填補冗余空間。

但千萬要記住,過猶不及,過度收納絕對算不上聰明,只會讓家里顯得更亂且格調更低,適當的收納才是最聰明的。

十一、台面保持凈空,做好隱藏收納

這點就不多說了,很容易理解,主要是家里的玄關柜、茶幾、廚房台面、餐桌台面、書桌這五個位置,盡可能保持一種「凈空」的狀態,將沒用的雜物全部都隱藏收納起來。

說來容易做來難,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先在家里盡量多安裝一些帶有柜門或抽屜的收納柜,慢慢養成收納習慣,記住,無論是什麼時候,隱藏收納都是最不會讓家里出現雜亂的方式。

十二、買東西的時候,考慮一下丟棄的麻煩

這點其實是第六條斷舍離的延伸,也就是要告訴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盡量從源頭做到斷舍離,不去沖動消費,不去跟風買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我知道,很多朋友都很難控制自己「買買買」的沖動,這里給大家提一點建議,買之前想一想,這東西丟掉的話會不會很輕松,或者說很浪費呢?

比如一些特別占地方的小廚電,懶人沙發、吊籃椅等一眾網紅家具,又比如一些其它的家具大件兒,這些在我看來都是買來容易丟來難的,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的話,即便再便宜也別買。

十三、清潔用品放在趁手的位置

同樣是一個習慣性的問題,就是將一些常用到的家務用品放在趁手的位置,千萬別再給他們找一個不便拿取的地方進行收納。

對于掃把、拖把、吸塵器、清潔噴霧等等這類的東西來說,不刻意收納,放在最趁手的位置,就是對它們最大的「尊重」,最關鍵的是,用起來的時候隨手拿取,也有助于好習慣的養成。

十四、別讓臟污積少成多,注意隨手清潔

相信我,每天隨手清潔要比一次埋頭大掃除,來得舒服很多,這里就要說到一個概念——別讓臟污積少成多。

比如,我每次會在用完浴室和衛生間的時候,將它們清理干凈,尤其是玻璃隔斷的浴室,洗完澡后會把玻璃上的水漬擦干、地面的水漬用刮水鏟刮干凈、地漏里的頭髮清理掉,基本上大掃除的時候,也不用費太多心思。

類似的場景還有吃完飯收拾餐桌、隨手清潔廚房台面等等……大家也可以舉一反三。

十五、養成隨手收納的好習慣

最后,說說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很難做好的——隨手收納,可以說,做好隨手收納,家里保持整潔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

無論是家里的哪個空間,從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拿出來的東西別亂扔都是必須要做到的,如果能養成隨手收納的好習慣,那麼你離成為收納整理達人,其實也不遠了。

文末總結

總而言之,想讓家里長久保持整潔,并養成肌肉記憶般的收納整理習慣,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貴在堅持。

如果不知道從何下手,小伙伴們可以先按照上面我說的這15個小習慣去做,久而久之,相信你的家也可以變得干凈、整潔、舒適,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樣子哦~

退一萬步講,我們即便不做給別人看,而是為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做到上面這些生活習慣,進而提升生活質量,不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兒麼?你說呢?~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