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說,裝修是頻頻踩坑的過程,但難免也會有一些正確的「家居決定」使得自己入住後幸福感倍增。我很慶倖在裝修時做了以下五個決定:
1、無吊頂+大白牆
可能是出于年紀大了,真的不太喜歡太多繁雜的東西,總覺得越簡單越好看。我家層高不高,2.7米左右,我堅持做無吊頂設計。主要還是覺得沒必要,吊頂也就是起到美化作用,而我們平時很少會去觀賞頭頂的設計,也沒必要特意裝個造型獨特的吊頂給客人欣賞。不做吊頂的好處就是顯得空間又大又亮,不會被壓低層高,而且還可以節省很多的預算,也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區域的裝修工作。
另外,我也沒有砸錢去做復雜的電視背景牆或者現在流行的大理石背景牆等。新房就是簡單的大白牆,直接刷白色乳膠漆,哪怕後面弄髒或者損壞,清理和修補都會容易很多。而且大白牆可以讓視覺更有延伸感,顯得空間更大。後期買個不錯的投影儀,在家就有電影院大螢幕的體驗感,幸福感真的直線上升。
2、封陽臺
我居住的城市在南方,對于封陽臺這件事,是一個可選項,我們社區的物業是允許的。封陽臺也許意味著不能隨時開門與陽臺親密接觸,但是我依然堅持這麼做,畢竟陽臺那一點面積還是不忍心浪費。而且陽臺封起來後,可塑性強,可以各種改造成自己想要的空間。
我的想法是把家裡陽臺封起來一邊晾曬衣服,搭配大大的收納櫃和洗衣機烘乾機套裝,另一邊則可以在閒暇時欣賞夕陽,放空自己。天氣好的時候根本不願意待在客廳裡,躺在沙發上曬太陽,別提有多舒服了。
3、廚房檯面做高低台
裝修前我曾做了很多攻略,才發現好用的廚房應該把檯面做成高低台,即把灶台區域的檯面高度降低一些,把水槽區的檯面適當抬高一些,兩區區域檯面高度差保持在10cm這樣,這樣一來,不管是洗菜洗碗都不會覺得彎腰太累,而且炒菜的時候也不用總是架著胳膊。
要記得,這個高度最好以常做飯的人的身高來制定。我是168cm的身高,高臺做的是92cm,低台82cm,僅供參考。不得不再吐槽下,常規高度的櫥櫃真的用得很難受。
4、購買洗碗機和智能馬桶
雖然很多人都說洗碗機和智慧馬桶不實用,但是我是真的離不開這兩樣東西。首先,購買洗碗機之後我們家不必再為了今天誰洗碗而爭吵,這點是很好的改善。雖然買洗碗機的同時還要準備一系列的洗碗粉、洗碗塊,但不能不說這些投資都是值得的。洗碗機也確實比手洗要乾淨,像玻璃杯這種器皿,洗完熱風烘乾後內壁一點浮水印也沒有,還能高溫消毒呢!
另外還有一個不後悔的決定就是安裝了智慧馬桶。前些日子天冷的時候上洗手間,別提多舒服的。坐墊自動加熱都是暖烘烘的,而且正如大家所知,智慧馬桶有各種友好的沖洗方式,更衛生,且還帶有烘乾、離座自動沖水等功能,絕對讓如廁的幸福感大增。
5、安裝餐邊櫃
家裡安排一個餐邊櫃是真的會發揮很多的作用,不僅可以放很多的小家電,日常擠在餐桌的那些雜物,像:奶粉、水壺、水杯、紙巾盒等等,都可以收納在櫃子裡,拿取方便。櫃子上方還能騰出擺放珍藏美酒的位置作為展示,提升家居格調。
自從有了餐邊櫃後,每次上菜,再也不必給餐具騰出擺放的位置,而且整個家看上去會更加整潔,收納空間翻倍提升。另外提醒要做餐邊櫃的朋友,一定要先確定餐邊櫃的位置並提前跟水電工溝通好需要用到的開關的位置,以免後期想擺放小家電卻沒有電源可用。
總之呢,小編認為裝修必須要有主見,不要一味模仿別人,自己的家自己做主。一些正確的家居決定不僅可以讓你住得更為舒適,同時也折射出自己對生活的喜愛。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把家裝出自己喜愛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