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白照片來展現大清末年的社會面貌,直觀的感受王朝末日的崩塌,比史料更真實,更直觀。儘管光陰已經過去了百年,卻仍然觸達每個人的心靈。「物是人非事事休」,那些泛黃的老照片再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時,歷史的滄桑撲面而來!
大清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康乾盛世」早已經遠去,閉關鎖國猶在耳畔。自鴉片戰爭開始,社會紛爭不斷,在內憂外患中踉蹌走了半個世紀。一個葉赫那拉氏成了大清最後主宰,躲在深宮裡窮奢極欲。割地賠款成了家常便飯,內外交困下幾近分崩離析。
窮苦百姓住的草棚,兩個孩子赤腳站在那裡,都沒有一條褲子穿。民生凋敝,生活艱難可想而知。遇上災荒,都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
來華的傳教士,身穿清朝服飾,雇傭當地人作嚮導。為了更方便傳教,他們也移風易俗,遵守當地習俗。也有人打著傳教的幌子,實際上是間諜,到處刺探情報。
討飯的乞丐,不知從哪裡討來的毯子,裹在身上。手裡拿著討飯的家什,拄著打狗棒。在鏡頭面前,兩眼無神,行將就木。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四處乞討的乞丐隨處可見。
當時貧富差距極大,窮人衣不蔽體,富人錦衣玉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千金小姐正在讓貼身丫鬟梳妝,她拿著銅鏡,盤著二郎腿,對自己的容貌甚是關心。 她的貼身丫鬟梳著貼耳雲髻,個子高挑,顏值比小姐都高。
丫鬟的命也能改變,一般會陪嫁,成為老爺的通房丫頭,二女共侍一夫在當時非常普遍。
幾位在地上比劃,一串銅錢擺在那兒。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輸個精光都不回頭。晚清時期,這樣的場景盛行!
男子吃米飯,滿滿的一碗,他對著鏡頭誇張地張開了嘴,這是擺拍還是在做廣告宣傳?
一位鄉紳的全家福,兩個兒子站在父母身後。因為生的是兒子,妻子和丈夫同坐。她裹了腳,家務活幾乎沒法幹。
晚清一對夫妻合影,兩人可能是第一次面對鏡頭,都顯得比較拘束。能夠照相,說明家境非常殷實的。擔心魂魄被攝去,二人背都沒有挺直。
慶親王的長女雲格格和兒子,她恬靜溫柔,相貌美麗清秀,幾個兒子也是英俊帥氣。紅顏薄命,她三十歲就病逝,留下兩男兩女。
京城旗人家庭,正在喝茶聊天。旗人地位高,不用幹活就有糧吃,有錢花。他們的祖上多有戰功,偌大的家財到了清末,有的八旗後裔就給敗光了。
1906年,河北大名府街上圍聽說書的普通人,裡三層外三層圍了一地,說書人正坐在那裡,侃侃而談。從中可以看到「京津冀」一帶民眾茶餘飯後的生活狀況。
監獄裡的犯人,個個都戴著腳枷,甚至只用條鐵鍊鎖著。一般情況下,都是插翅難逃,越獄也就在影視劇裡比較常見到。
中南海乘船遊玩的慈禧太后,格格與太監拿竹竿劃船。三格格、五格格戴著漁家罩扮撐船仙女,四格格穿蓮花衣扮善財童子。慈禧坐在那裡,荷香迎面而來,她閉目養神,玩得盡興。
晚年的慈禧也是拍照迷,前後給自己留下七百多張照片,多是正面照,都是慈禧精挑細選留下來的。